德格县万亩饲草基地喜迎丰收 牦牛越冬度春有保障

时间:2024-12-26   


四川经济网甘孜讯(德宣 记者 杨琦)“哒哒、哒哒、哒哒……”近日,在德格县万亩饲草基地,收割机在麦浪中来回穿梭,忙碌而有序,阵阵轰鸣声不绝于耳。

image.png

割倒的燕麦草迅速地被打成捆,循着打捆机走过的路径,一辆辆拖拉机、小型货车入场,当地村民群众娴熟地将草捆整齐装车。康巴情牧草公司的技术员手持水分检测仪,复查装车的草捆,“水分含量:12.3%,理想。这些经过检测的燕麦草将被运到集中存放点。

在德格县玉隆乡、马尼干戈镇、阿须镇集中存放点,记者看到,现场已经堆起了10来个坡屋顶似的垛子,当地群众正砌起新的草垛,村委干部也在现场组织村民有序安全作业,现场一片热火朝天又井井有条的景象。

\image.png

据饲草基地的技术负责人许升介绍,为联农带农、帮助当地村民增收,今年的搬运、码垛工作全部聘请本地群众。“前三天,我们专门安排了技术员手把手示范、带着群众一起做。目前群众的操作水平已经有了很明显的进步,如果本地化用工能满足进度和质量要求,对企业来说也是一大便利。”许升说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光是在10月至今的秋收环节中,康巴情牧草公司已经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约1200人次的务工岗位、合计超过26万元的务工收入。

据了解,今年德格县共规模化集中种植燕麦草12000亩,主要品种为青甜1号和梦龙。经测产,今年估算鲜草平均亩产3000公斤,每亩能收获青干草500公斤左右。同时,组织牧民群众卧圈种草30000亩,成效显著。

“饲草基地的运营,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切切实实的收益和好处。我们总结为‘五个带动’:通过土地流转带动增收一批,通过场地设备租赁费分红带动增收一批,通过入股分红带动增收一批,通过培训和用工带动增收一批,间接收益带动增收一批。饲草收割完毕后,这片土地留下的燕麦茬可以用于冬季放牧,比天然草地的草料更多更好,确保牦牛有足够的草料。”玉隆乡绒青村副主任达吉说。

image.png


负责拉运的扎西今年21岁,这几天他和村上的兄弟两人倒班开货车拉运草捆,一天能挣500元。自从饲草基地运营以来,村民们每年不仅能获得土地流转的分红和收益分红,而且在草料收割完毕后,还能将自家的牛群放入基地,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。

“不过我们村上说好了,外面还有草的时候,牛先不放到地里,等下雪的时候,外面都没有草了,再把牛赶到有草茬的地里,够吃上3个多月呢。以前冬天牦牛饿死的很多,也不能产奶。现在基本不会有牛饿死了,还能多挤奶2个月左右,可以多做酥油。”扎西高兴地告诉记者。

牧业发展,草业先行。近年来,德格县坚持“立草为业、化草为粮”,加快推进饲草产业发展升级,全县饲草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状态。


上一篇:整合资源联农带农 帮扶产业高效发展

下一篇:德格县县长次称叶西一行到康巴情集团考察座谈